• <output id="j4xi6"></output>
  • <code id="j4xi6"><ol id="j4xi6"></ol></code>
    1. <samp id="j4xi6"><menu id="j4xi6"></menu></samp>

        所在位置:首頁 > 延安精神 > 正文

        【我的延安情】窯洞之光震撼我的心靈

        來源:中華魂網 · 2022-12-01 11:17:47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延安,見證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崢嶸歲月和建立的千秋偉業。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實踐鑄就了延安精神,現在或曾經戰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訪過延安的人們與之結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實際傳承。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吨腥A魂》網開設“我的延安情”專欄,旨在通過您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讓廣大讀者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歡迎來稿!——編者

        (投稿郵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


        2021年6月,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延安精神研究會組織骨干會員,從東津高鐵站乘坐高鐵到延安市學習考察培訓,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零五個月,但是延安給我留下永恒的印象,仿佛就在昨天。我認為,那次延安之行是一次尋根之旅,紅色之旅,鑄魂之旅。


        我早在中學時代讀了詩人賀敬之的《回延安》后就有到延安的強烈愿望。直到50年后才成行,的確等得太久了。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懷著對革命圣地延安的崇敬,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去年6月20日至24日,襄陽市樊城區延安精神研究會到延安開展“培根鑄魂強信念,固本溯源傳紅色”學習培訓,到延安追尋革命先輩的戰斗足跡,回望革命光輝歲月,切實感悟偉大延安精神的無窮魅力。


        在延安先后聆聽了延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寶懷的《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我們系統地學習和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和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輝奮斗歷程,更深刻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聽取了寶塔區黨校教師劉赫然的《弘揚抗大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的精彩報告。先后參觀了寶塔山、鳳凰山革命遺址、棗園、楊家嶺革命遺址、七大會址、中共中央西北局等遺址,深刻領會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崇高品格。



        這是一次尋根之旅。延安是中國的革命圣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延安時期是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據了解,延安市共有革命舊址445處,僅市區就有168處,一大部分是黨中央在延安時留存的重要舊址。延安革命遺址、瓦窯堡革命舊址、洛川會議舊址等5處18個點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延安革命紀念館、棗園革命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等7處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延安市建有革命紀念館9個,館藏革命文物52807件。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是我們此行的初衷。


        這是一次紅色之旅。在這片飽浸著革命先烈鮮血的土地上,一座座革命舊址述說著這片熱土的崢嶸歲月。在楊家嶺、棗園革命舊址,大家走進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住過的窯洞舊址,簡陋的土窯洞再現了延安時期的艱苦生活:一張土炕、一張木桌、一把椅子、一盞煤油燈是工作、生活的全部物資。會員們不禁感嘆,就是在這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毛主席寫出了《論持久戰》《紀念張思德》《實踐論》《矛盾論》等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鴻篇巨著,黨中央領導軍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永遠跟著共產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實現!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紀念館、魯藝革命舊址和延安文藝紀念館,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油畫、版畫及場景復原圖讓時光再次回到老一輩革命家帶領人民開展斗爭、建設的火熱場景,動情之處會員們不禁滿懷激情唱起了《黃河大合唱》,用嘹亮歌聲勾畫出一幅幅中國人民保衛祖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壯麗畫卷。


        觸摸歷史印記,聆聽紅色故事,我更加清楚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更加執著于腳下的路。


        在南泥灣革命舊址,會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通過大生產展覽館的圖片、物品等了解當年三五九旅的將士們,身背鋼槍,手握?頭,用鮮血和汗水,在荒山野嶺開辟出萬頃良田,使昔日的“爛泥灣”變成了稻田翻綠浪、窯洞滿山腰的“陜北好江南”。隨后,全體人員進行了《重溫南泥灣歲月》的體驗式教學,親身感受當年三五九旅戰士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壯舉,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進一步領會到南泥灣精神的深刻內涵。


        車子在寶塔山下停住。寶塔山古稱豐林山,又稱嘉嶺山,是延安的標志和象征??此破掌胀ㄍǖ膶毸?,卻經歷了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戰火硝煙,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員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勛,見證了陜北人民建設新延安的全過程,在人民心目中,她早已是一座不朽的豐碑。登上山頂,整個延安城的風光盡收眼底。


        靜靜的延河水蜿蜒流淌,仿佛向人們講述一個個久遠的故事。過去,寶塔就像一座不滅的燈塔感召和鼓舞著有志青年不遠千里奔赴延安,投身抗日和革命,最終迎來中國革命的勝利。


        今天,在威嚴的寶塔山上,我們全體會員面向鮮紅的黨旗莊重舉起右拳,鏗鏘有力地高聲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亢洪亮、震撼人心的誓言是信仰的呼喚,精神受到洗禮、思想得到升華。


        接著,我們一行在楊家嶺參觀。楊家嶺至今仍保持著昔日的風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居住的窯洞陳設非常儉樸、干凈,窗戶貼著用來遮擋風雨的棉紗布。當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就是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勤奮工作!


        這是一次鑄魂之旅?!瓣兾魇歉?,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動情話語。23日下午,在延川縣梁家河村,我聆聽了老師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做知青時的點滴生活,細細品味了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梁家河村史館、沼氣池舊址、知青舊居等,聆聽講解員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歲月生活。大家都被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扎根基層、敢于擔當、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意志精神所感染。


        走進延安,再邁進那些土窯洞,我突然有一種心靈的震蕩,有一種骨子里的覺悟:啊,這片神奇的厚土!那一排土窯洞的燈光,成了中國革命的光芒,就在這樣的山峁上,那座延安寶塔,竟然成了中國革命的燈塔;那舞動的腰鼓竟能敲出中國的喜悅,竟然能讓世界驚奇,竟然能讓歷史熠熠閃爍!這次到延安,找到了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耙磺邢蚯白?,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倍潭?天培訓中,一堂堂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的課堂教學,一場場形式獨特、跨越時空的現場講解,一個個身臨其境、形象生動的情景教學,讓我在先輩的革命足跡中感悟“延安精神”,在歷史和現實的碰撞中再次接受靈魂的洗禮,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中凈化思想靈魂,錘煉工作作風。


        微風吹拂,夕陽西下,我不舍地惜別了延安,踏上了返程之路。延河對岸的寶塔山上閃爍著燈光,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個“星星之火”的故事。我們到這里來,不僅是單純的學習培訓,追求感官上的愉悅,而且為了追尋一段歷史,體味感受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更是為了研究、宣傳、踐行偉大的延安精神。


        (作者:王清波,系襄陽市樊城區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責任編輯:林靜


        亚洲av影视,亚洲av永久无码福利片,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1. <output id="j4xi6"></output>
      2. <code id="j4xi6"><ol id="j4xi6"></ol></code>
        1. <samp id="j4xi6"><menu id="j4xi6"></menu></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