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京山市楊集鎮地處大洪山南麓,北靠綠林鎮,南鄰孫橋鎮,東連新市街道,西與鐘祥市東橋鎮、客店鎮接壤。
“大洪山上的一面紅旗”
楊集原名楊家集,是革命老根據地,早在土地革命時期,賀龍帶領紅三軍在這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7年春,中共京山縣委委員張文秋、劉素珍來到楊家集,建立了鄂中最早的黨支部——楊家集支部。楊集是鄂豫邊區及新四軍第五師根據地之一,鄂中地委、江漢軍區司令部指揮中心之一,被李先念、陳少敏稱贊之為“大洪山上的一面紅旗”。
楊集鎮巴家沖,現巴沖村,位于大洪山南麓緣木嶺南坡,是一條長十里的狹窄山沖。1938年冬,省特委陶鑄選定巴家沖為抗日根據地。1939年5月,成立巴家沖黨支部,是京山西北抗日時期首個黨組織?!坝⑿鄞迩f”巴家沖,誕生了一批革命志士,如鄧倫楷、周愷若、彭友德等人,他們用熱血染紅了這片土地。
在楊集鎮政府大門對面河邊,有一棵蒼勁挺拔的柳樹,樹干粗壯,樹冠碩大,枝繁葉茂。柳樹是1888年童老三所栽,樹齡130多年。在土地革命與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為撲滅革命烈火,在這棵樹下屠殺了2名紅軍戰士和4名共產黨員。為紀念革命先烈,后人將此樹取名“英烈樹”,樹南邊老街改名“英烈路”。
如今,“英烈樹”已建成小微紅色教育基地、紅色記憶黨建示范帶,收集了楊集革命歷程與英雄故事,展現了周洪元、廖衛坤、楊保潔等先烈的英雄事跡,引導黨員群眾傳承革命歷史,延續紅色根脈。
陳東升與京山農場
陳東升,毛澤東的外孫女婿(妻子是孔東梅),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祖籍京山市楊集鎮,1957年出生于天門市競陵鎮。陳東升之父陳萬林,楊集鎮雙墩村人,母親段十英,京山市宋河鎮人。陳萬林9歲成了孤兒,16歲加入新四軍,19歲入黨,參加過抗日和解放戰爭。1957年轉業到天門工作,退休后移居北京。
2002年,陳萬林回到家鄉楊集鎮,拿出30萬元設立“萬林獎學金”,獎勵家鄉的優秀教師和貧困學生。2003年陳萬林逝世后,陳東升秉承父親遺訓,關心楊集鎮的發展,傾力支持家鄉建設,先后捐資興建楊集鎮萬林學校和萬林科技樓,新場村萬林公園,雙墩村萬林新村。
雙墩村是國家森林鄉村,瀏泉河穿村而過,自然生態風貌保存完好,鄉土田園特色突出,森林氛圍濃郁。近幾年來,陳東升為了回報家鄉,由泰康保險集團在雙墩村投資5億元,建設占地2600余畝的京山農場項目,將打造成世外桃源、山水人家的精品農場。京山農場落戶雙墩,找準楊集文旅產業發展突破口。
京山農場依托自然山水,融入中華家族文化傳承,將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觀光農業、實踐農牧區和農業體驗區,配套民俗酒店、會議培訓、傳承教育、度假休閑等項目,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示范點,輻射帶動楊集全域鄉村游。項目第一期工程已竣工,吸引市內外游客前來“打卡”,成為京山市一張新名片。
中國菖蒲名村
菖蒲,一種水生植物,與蘭花、菊花、水仙并稱“花草四雅”,具有很好的觀賞、藥用價值。楊集鎮菖蒲村,因盛產菖蒲而得名。菖蒲地處京(山)綠(林)旅游線上,有“中國菖蒲第一村”之稱?!坝∠髼罴?中國菖蒲名村”風景帶,鑲嵌在這條旅游環線上,“印象楊集”文化廣場占地50畝,包括楊集展館、銀杏文化墻、生態停車場等,被稱之為“京山窗口、楊集客廳”,成為京山市美麗鄉村文旅品牌。
(來源:湖北省京山市延安精神研究會,作者:朱春陽、黃蓉)
責任編輯:白雪